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591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.買新竹有水電天車廠登合法便宜的新廠辦資訊.中古小坪數廠辦買賣,租新竹工業區的廠辦.查詢大新竹工業區廠辦價錢實價登錄價錢行情,請找591新竹廠房仲介-WWW.新竹工業地廠房出租出售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151153最後頁
共1559筆/共156頁
月薪3萬背得動房貸 要靠爸也要靠新青安2024/10/26發佈

月薪3萬元可以買房?台灣房屋集團根據聯徵中心統計,全台年收入40萬元以下的小資族,今年上半年房貸案件佔新增房貸12.4%,平均月薪約3萬元的上班族,今年上半年平均背負房貸金額達878萬元,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2萬元,房貸壓力只升不減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,全台年收40萬元以下的上班族,平均月薪約3萬元,若要扛近900萬元房貸,以40年期都要月付近3萬,其實頗不符合常態,估計這些小資族多半受到父母資助,提早購屋,加上善用新青安貸款寬限期,5年間繳息不繳款,才會成為低薪卻背高房貸的主因之一。



進一步觀察,全台小資房貸族相比去年上半年的14.8%,減少了約2.4個百分點,6都低薪族房貸佔比也全都下滑,減少最明顯的是台北市及高雄市,皆減少超過3個百分點,其中又以台北市,減少3.3個百分點居冠,低薪族房貸佔比僅剩10.7%,也是6都最低,而差異最小的則是台南市,減少約1.2個百分點,另外觀察,雙北市低薪族,房貸壓力均破千萬元,與去年同期相比,6都低薪族房貸壓力全都暴增,尤其高雄市及桃園市低薪族,平均房貸負擔均增破百萬元。

 







李家妮表示,台北市房價負擔為全台重中之重,高雄則受台積電效應,房價漲幅高又快,這類高房價、高漲速地區,低薪族面對房貸增壓,相對更無力招架,減幅也因而明顯,而台南房貸負擔為6都最輕,對低薪族影響相較低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低薪族房貸佔比下滑,主要顯示出近期房市四大變化,「購屋負擔增加」,「高薪置產族增」,「低總物件缺貨」,「核貸門檻更高」。



張旭嵐指出,物價、房價持續上漲,加上近年接續迎來6度升息,房貸利率上升,對低薪族而言,購屋壓力沉重,房價越來越高攀不起。



且新青安掀起的房市熱潮,不僅首購浮現,更具購屋實力的換屋置產族更積極進場,也稀釋了低薪族佔比。也因為近期的購屋潮,小資能力可及的物件去化快,成屋市場低總物件缺貨,小資有意願但沒得買。



由於交易過熱,為求風險控管,央行祭出限貸令,下半年起銀行核貸門檻更高,對貸款人借貸條件審核也更加謹慎,讓各家銀行房貸大門變窄門,甚至以價制量,不少房貸案利率3%以上,恐影響未來小資族整體放貸表現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買氣搶進北士科 新洲美段起漲2024/10/26發佈

台北巿科技產業鏈,沿著基隆河自內湖科學園區、南港軟體園區,串聯北投士林科技園區,內科、南軟因基期已高、產業話題疲乏,北士科大有後來居上之勢。加上南港東區門戶計劃、西區台北車站雙子星新國門,皆已開發到位,綜觀城市發展格局,目前唯有北區、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足以積蓄開發量能。



北士科周邊醫療資源豐富,結合智慧城市、環保淨零碳排示範區域,集合AI科技、生醫產業,被視為台北科技產業鏈最後一塊拼圖,短期內台北市已沒有同等量級新科技重劃區可匹敵。



從信義計劃、大直重劃、內湖科學園區到南港軟體園區,重劃區長效型增值利多不變,在全台房價齊漲,台北市中心新案房價突破200萬之際。北士科眾所矚目,2022年開發至今,軟橋段表現亮眼持續增值,新洲美段首推反應熱烈,在全市比價效應下,市場看好新洲美元年正是起漲元年,上漲空間、置產紅利優於北市其他區域。北士科建設先於開發,不只基礎建設完備,交通路網四通八達,福國路、承德路、洲美快速道路,快速串接天母士林、台北車站西區門戶、中山高速公路。捷運淡水信義線連動金融中樞信義計劃,規劃中還有輕軌捷運東西線與南北線。



交通動能啟動經濟量能,是全球新興重劃區致勝定律,金仁寶集團總部300億開發案、中鼎集團第二總部大樓、新光紡織、士林電機、友華生技、新光人壽等重量級企業布局進駐,推估將達10兆產值,北士科目前仍處於開發初期,低基期進場效益可期。



北士科住宅稀有僅占14%,新洲美段結合科技重劃區、親水無堤水岸、20,000坪綠地高綠覆環境、住宅稀缺等要件,吸引達麗、潤泰、華固、璞真、遠雄、宏普、聯上等龍頭建商布局,其中達麗建設「達麗河蘊」案,緊扣金仁寶商業核心圈、緊鄰新洲美段唯一校園預定地,鄰近親水無堤水岸、河濱綠地。



1,500坪大基地在台北市誠屬稀有,規劃都會區極少見的私院森林莊園,更是獲得喜歡水岸生活型態及注重生活隱私的科技新貴、醫生、自營商、台商等北市高端客層認同,坪數規劃25坪2房,33-38坪3房,兼顧實住與置產效益,優異立地條件與規劃條件凸顯置產價值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高雄建案水電工程成本 飆漲166%2024/10/26發佈

在需求驅動下,高雄營建成本從2020年起漲,且因缺工嚴重,加上俄烏戰爭引起原物料行情走揚,水電工程成本飆漲居冠達166%,模板、連續壁工程等齊揚,整體建案造價成本從每坪12萬元漲至16萬元,五年內大漲逾33%,成為帶動房價上揚的主因之一。這股漲勢,預估至年底前仍無止歇跡象。



華友聯執行副總經理吳家德表示,大型建商通常透過自己的營造公司,發小包給下游廠商,以15層高的大樓而言,營建成本今年約每坪16萬元,五年內大漲33.33%,如果本身沒有營造廠的中小型建商,發大包的成本將更高,因為大包商會加上15%左右的營造利潤。



建商除營建成本,還有土地成本、大約15%的管銷成本、20%營業毛利率,舉例來說,楠梓高雄大學「住三」土地若以每坪80萬元購得,換算坪效6.5倍,就可推估每戶房子總成本約32.2萬元,加上20%的營業利潤,吳家德說,這大概就是楠梓房價每坪要賣到39萬元以上的原因。



此外,因建商這幾年推案量增,加上缺工缺料衝擊,水電工程成本飆得最厲害,從2020年的每戶45萬元,一路漲至目前的120萬元,漲幅166%最兇;其次為模板工程成本五年內大漲62%,因技術工嚴重缺乏,年輕人不入行,小包商通常的回覆都是,他們不是不接,而是找不到師傅。



漲幅最小的鋼筋料價,五年內也漲了23%,不過振美建設總經理翁志賢指出,近來已有翻升現象,鋼筋盤商上周報價每噸調漲200元,這周再調漲300元。



鋼筋價格曾在2022年飆至每噸2.53萬元,比2020年大漲68.67%,後來因鋼市疲軟加上大陸傾銷,鋼筋價才在去年回軟到1.8萬元,今年又逐步回揚至1.85萬元。



除一般大樓住宅,豪宅營建成本同樣大幅上漲。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表示,每坪造價多已超過20萬元,地下室連續壁工程成本至少上漲50%;翁志賢說,以長度200公尺的連續壁來看,二年多前總工程費用3,000多萬元,現在翻倍到6,000多萬元了!



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指出,營建成本持續上漲,今年應無止歇機會,不過在「限貸令」和「金龍海嘯」雙重衝擊下,房市交易開始冷卻,建商明年推案量應會大幅縮水,在營建工程需求不再暢旺下,營建成本有機會向下修正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公設比35%以上 預售屋恐賣不動2024/10/26發佈

高通膨、高房價時代,公設比高低備受買方計較。根據《住展雜誌》統計,從今年前三季已完銷的預售屋以及新成屋個案來看,台北市有超過7成公設比不到35%,新北市更達8成。市場專家據此分析,35%大概是公設比天花板了,再往上去,就可能面臨賣不動。



根據住展統計指出,雙北市前三季公開的預售屋及新成屋,平均公設比維持在35%上下;今年順利完銷的新案,台北市超過7成公設比不到35%,新北市達8成,反映出35%以下合宜公設比,還是順銷的王道。



住展指出,前三季推出的新案中,台北市平均公設比約35.4%、新北市34.2%,與去年持平。而近年公設比都在平均35%以下,反映出市場接受度,建商規劃也有所顧及;至於公設比超過40%以上,則屬零星個案。



住展發言人陳炳辰指出,高公設比的建案通常基地面積較小,因興建出戶數較少,難以分攤公設,且室內空間侷促,車位空間也不足,或只有機械車位,加上每戶管理費較高,抗性相對較高,購屋民眾更一向對高公設比相當敏感,即便今年上半年房市狀態佳,建商也沒必要挑戰,公設比尚算落在合理範疇。



住展並分析,由於買方對公設比一定的在意程度,今年順利結案者,多數公設比都控制在35%內,包括北市萬華「大理ONE」、內湖「國泰承真」,公設比都僅為30%,新北新莊「國泰‧旭」、樹林「舜記福砌」也不到33%。



而公設比低於35%的區域,主要分布在台北市的中山、中正,與新北市三重、林口與板橋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北市文山、萬華區預售屋「單價衝破120萬」!3個理由刷新房價天花板,區域會掀比價效應?2024/10/26發佈

 



北市房價持續創新高!住商機構盤整台北地政雲資料,過去在北市12行政區中,唯二單價尚未上達120萬元大關的文山區、萬華區,近期預售市場中,都出現單價破120萬元新成交天價。

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,兩處新案都是品牌建商投資興建,而且位處行政區主要幹道上,基地完整又是區域黃金門牌,成交價位才能刷新區域天花板。



元利進駐 文山建案破120



根據台北地政雲揭露,位於木柵路一段上的預售案「元利四季莊園」,近期2戶成交單價創下區域新高。其中,頂樓戶總坪數約40.6坪,9月以總價4,327萬元成交,換算單價高達121.4萬元。



另一戶次高樓層戶,總坪數約32.1坪,8月以總價3,303萬元成交,單價高達120.4萬元。



住商不動產文山興隆加盟店店東劉書豪分析,文山區過去是北市蛋白區,近年來在市中心房價外溢影響下,區域房價續創新高,目前新案行情站穩每坪100萬元,文山區中古市場每坪8~9字頭。



他指出,這次創下新高案例,是因知名建商興建,且為區域少數基地廣闊新案,在品牌名氣加持與建案規畫完整情況下,才能刷新區域房價天花板。



老字號業者加持 萬華指標案單價近130萬



另一處創下歷史新高新案位於萬華區,位於中華路一段上的「ASTER ONE」,該案7、8樓層戶總坪數約25.1坪,於8~9月之間,分別以總價2,597、2,604萬元成交,換算單價約達128.7、129.3萬元,刷新區域新高單價。



賴志昶表示,該案為知名建商投資興建,基地鄰近西門町商圈,在品牌優勢之下,又有豐富商圈與捷運機能,更是該區段少數新案,新案價位才會創下新高。



他觀察,近年來受到工料雙漲等議題帶動,新案價位高居不下,尤其土地寸土寸金之台北市,預售案場價位急速上升。



他觀察實價登錄,過去北市12行政區中,只剩萬華、文山區未出現單價破120萬元新案,如今隨著品牌建商進駐,兩處房價天花板也破120萬元大關。



不過,目前市場受央行信用管制、銀行滿水位等議題帶動,整體大環境較顯趨冷,此類創高單價表現,較屬個案行情,是否帶動整體區域市場向上,仍待時間觀察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房價大漲 房地合一稅也豐收 不過仍有兩成的人不用繳稅2024/10/26發佈

房地合一稅收暴增,反映房價從2016年後出現一大波漲勢。(圖片來源/信傳媒編輯部)



根據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收統計,今年第二季房地合一稅共有近3.7萬件,其中比例最高的仍是20%稅率,共1.25萬件,占比約34%,每三件房地合一稅案件就有一件適用20%稅率,平均繳稅金額為81萬元,回推估算每件獲利約407萬元。



另外有約20%適用45%稅率,推估平均每件獲利150萬元,35%稅率也有8千件,占比為21.9%,每件房地合一稅金平均85萬元,推估每件獲利約243萬元,不過最可觀的還是適用10%的優惠稅率,雖然不到千件,但平均繳納稅金為32.8萬元,若加上400萬元的免稅額,獲利達728萬元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房地合一稅收暴增,也反映房價從2016年後出現一大波漲勢,若從房地合一稅最普遍的狀況來看,20%的稅率應該是普遍最能被接受的稅率,也就是持有滿5年後釋出的機會最高。



由於房價大漲過後,屋主可能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負,因此可能會利用重購退稅或自住滿6年的400萬免稅額度節稅,但因為節稅效益頗大,難免會成為國稅局關注的對象,應該要充分了解相關的稅賦優惠規定。



每三件房地合一稅案件就有一件適用20%稅率



統計顯示,今年第二季房地合一件數達3.7萬件,件數年增22%,件數增加最多的是10%的稅率,從去年第二季的301件,年增兩倍至969件,雖然平均繳納的稅金為32.8萬元,不過應多是適用400萬免稅額度後,剩下繳納10%的稅負,回推不動產可能平均增值728萬元。



至於件數最多的是20%的稅率,今年第二季達1.25萬件,年增30%,平均繳納稅金為81.4萬元,回推獲利金額達407萬元;至於短期交易也有19.7%案件數適用45%稅率,持有時間在兩年以內;另外房地合一稅率35%的占比也有21.9%,持有時間在2~5年。在房價大漲後,短期交易的比例並不低。



比較特別的是,全台房價大漲的狀況下,竟然還有約20%的比例不用繳納房地合一稅,可能與自住房地持有並設籍滿6年出售,400萬免稅額扣除後無獲利,或者短期出售扣除成本與費用後,帳面上沒有獲利有關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預售屋交屋壓力大 明年購屋者 自籌金增140萬2024/10/18發佈

房貸緊縮、信用管制全面影響預售屋交屋,永慶房產集團推估,明年全台預售屋交屋量約10萬戶,其中台中北屯區和桃園中壢區均超過4,000戶交屋,衝擊將最大;以全台預售屋平均總價1,399萬元推估,若房貸短少1成,明年購屋者自籌資金要多140萬元。



此外,房貸緊縮對景氣敏感的預售市場即使未受政策立即衝擊,但買氣明顯降溫,實價登錄統計顯示,8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8,720件、月減34%,更較6月景氣高峰時的1.6萬件腰斬,同時也是過去11個月中除2月外,首度跌破1萬件大關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,即使中央銀行日前推出管制協處措施,排除繼承取得房屋或簽訂一年內換屋切結書者,不過銀行對於房屋鑑估值仍持保守態度,貸款成數難以達到實際交易價格的8成,需要申請房貸的預售屋購屋族,若無法在短時間內籌措到額外的資金,可能會面臨交屋的違約風險。



由於貸款成數降低,若以購屋族需額外自籌1成的購屋款推算,一些預售屋交屋熱區,如新北板橋、台中西屯,都需自籌200萬元以上,交屋量體最大的北屯、中壢,也分別需自籌178萬、139萬元。



此外,這波預售市場買氣低點在去年7月平均地權條例上路時,當月預售屋交易量僅不到7,000件,隨即買氣逐月升溫,10月起突破1萬件,今年3月達1.3萬件,5、6月更逾1.6萬件,不過隨著當時銀行放款接近滿水位、對放貸態度已趨緊縮消息傳出,7月降至1.3萬件,8月更跌至不到9,000件,交易量比起6月高點大減47%。


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預售市場榮枯直接反應市場信心,以過去經驗來說,房市景氣佳時全台預售屋單月交易量約1萬件,交易熱絡暢旺時可達1.2萬件以上,景氣低迷單月則剩下約6,000件,上半年買氣旺,不時傳出排隊買屋、個案短期間內熱銷消息,不過目前則是個案能有順銷表現就算不錯,隨著過去大量推案及龐大的興建量體陸續完工,交屋是否順暢,亦值得觀察。



以主要都會區8月交易量與6月高峰相較,包括台北市、新竹縣市、台中、高雄等地衰幅逾度均超過5成,影響較小的則為桃園及台南,衰退幅度均在4成以下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 

台中房市推案 全年挑戰6千億2024/10/18發佈

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16日公布,台中預售屋前三季累計推案金額高達4,368.7億元、年增20.6%,創下同期新高,雖然中央銀行出重手打房後,近期預售屋市場來客數明顯萎縮,不過根據最新市調,第四季仍有許多百億大案齊發,因此公會預期,2024全年推案金額將上看5,500億至6,000億元,年增約2成,續創歷史天量。



近年來台中房市推案金額逐年攀升,從2020年的3,000億元,到今年上看6,000億元,五年來翻倍增長。市場分析,台中剛性需求強勁,海納中部五縣市人口紅利與住宅供需,不只台中建商推案多元,也吸引大批北部上市櫃建商積極南下獵地、推案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台中房市第三季推案金額達到1,567.2億元,年增23.4%;其中9月單月推案金額達752.2億元,年增81.3%,創下歷年單月新高。市場分析,主要是受民俗月、推案遞延等因素影響,造成9月推案金額大爆發。



台中地產開發商指出,央行9月19日突然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許多建商推案「煞不住」。目前已知包括聯聚、寶輝、寶璽、雙橡園等品牌建商,都將如期推出重量級大案。



聯聚建設第四季一口氣在七期推出總銷600億元的三大預售新案:聯聚理安大廈、聯聚玉衡大廈、聯聚中衡大廈;七期的寶璽天讚預售新案預計11月進場,總銷達120億元;寶輝建設第四季將推出北屯區14期美和段三建案,總銷金額合計逾百億元。



同樣受到市場高度矚目的雙橡園2045,總銷達60億至70億元,據悉每坪單價6字頭起跳;順天建設將在13期鄰近文心秀泰旁,推出總銷約為38億元的南屯昌明段案。



根據市調顯示,目前已預約但尚未正式公開的預售新案,包括北屯區大映奕居、大城吾界、遠雄敦富,西屯區聯聚理安、聯聚玉衡、遠雄迴山行、尉寶大墩主人、富宇富美圖,沙鹿區國雄北歐莊園,南區曜精銳等,總銷合計逾700億元。



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表示,目前房市氣氛詭譎,預售案場來客數明顯縮水,預期要再沈澱一陣子,等美國總統大選過後,最快明年第二季,房市走向才會趨於明朗化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 

財政部緊盯新青安違規 已追回358戶利息補貼2024/10/18發佈

財政部持續追查新青安貸款違規戶,已358戶被追回利息。新青安房貸6月採取精進措施後,財政部兩波合計揪出違約戶逾1,500戶,其中近9成是轉租、人頭戶約1成多。



財政部表示,對於違規戶除了追回利息補貼,也可能重新議約。



新青安貸款現行利息補貼合計2碼(0.5個百分點),其中行庫補貼半碼、住宅基金補貼1.5碼。在利息補貼後,新青安貸款利率1.775%,為目前市場房貸最低利率。



統計至9月底,新青安核貸8萬餘戶、金額6,421億元。



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,依財政部統計,有51%新青安貸款戶未使用寬限期,用到最長五年寬限期的僅有25%、14%則是寬限三年,這顯示是所有人都有使用寬限期,且新青安的本意是協助年輕人買房,不應被拿來當成投機的工具,房價上漲不會只有新青安這一個因素,且在經過先前的檢討和精進措施後,新青安已回復到剛性需要。



財政部統計,有28%新青安貸款戶的房貸金額不到800萬元,低於1,000萬元的比重達45%、若低於1,500萬元更擴大至78%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 

央行若祭第8波管制 可能朝「這2項」下手 他揭真正用意2024/10/18發佈

由於不動產貸款佔比仍高,市場傳出央行可能會再推第8波管制,鎖定銀行「科目四資金」的理財型房貸作,且進一步取消寬限期,投資部落客「邏輯投資」認為,央行應是希望看到房價出現鬆動,進而挫折房市投資信心,因此建議民眾保守看待後市,將部分資金適度配置到政策支持的產業。



市場傳出風聲央行還會有第8波的信用管制,房產部落客「老黃房市筆記」透露,第8波信用管制聽到的風聲是「增貸嚴管科目四資金」、「取消寬限期」,因此表示「以後要增貸買房就難了」。



「邏輯投資」對此認為,雖然現在還很難說是否會有第8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但從數據來看,八大公股行庫中,包括兆豐銀、第一銀、彰銀、華南銀和合庫銀等五家行庫,不動產貸款佔比都已超過28%的內控警戒水位,顯示在新青安政策持續推動的背景下,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難以下降。



「這絕對不會是央行想看到的成績單」,「邏輯投資」解釋,畢竟央行之前已經說得很清楚,他給各家金融機構1年的觀察期,目的就是要看到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從37%下降至合理水位,因此12月確實不排除央行會祭出更多打壓房地產市場「投資風氣」的措施。



▼央行意在抑制房地產投資風氣。(示意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


至於為何銀行「科目四」(掛四)的「周轉金」會被鎖定?該項目實際上並不計入不動產貸款,甚至掛四的增加可能還有助於降低不動產貸款佔比,那為何央行要挑這塊下手呢?



「邏輯投資」認為,央行應該是希望從宏觀社會層面去壓抑房地產的投資氣氛,並調控民眾對於房價持續上漲的心理預期,因此打壓不動產貸款只是「水龍頭」(金流)的控管,央行更希望能看到房價出現鬆動,進而挫折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投資信心。在此前提下,央行擴大打擊房屋增貸、理財型房貸,或是限制「寬限期」的使用,其實有其脈絡可循。



至於這樣做真的能成功嗎?「邏輯投資」認為應該會有一定效果,但要達到讓房價崩盤很難,因為背後還有台灣的出口業與半導體產業獲利因素帶動,在台灣當台股本益比也來到21倍的相對高點時,如果持續有資金湧入,還能買什麼呢?存款利率太低,股價又太貴,是否資金又會在某個時刻被點火,重新流入房地產市場呢?這一點值得思考。



不過「邏輯投資」仍建議,接下來對房地產市場或營建股的投資要看得保守一點,「參考考古題,真的不要太心急,並且可以將部分資金適度配置到政策支持的產業當中,否則時間成本會讓你很痛苦」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 

第1頁151153最後頁
共1559筆/共156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五街118號
電話:03-6673434
03-6673434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新竹工業地廠房出租出售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77,319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