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591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.買新竹有水電天車廠登合法便宜的新廠辦資訊.中古小坪數廠辦買賣,租新竹工業區的廠辦.查詢大新竹工業區廠辦價錢實價登錄價錢行情,請找591新竹廠房仲介-WWW.新竹工業地廠房出租出售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154156
共1559筆/共156頁
房貸之亂前…八年級生是申貸主力2024/10/17發佈

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顯示,第二季房貸之亂出現前,受惠新青安與房市景氣交易暢旺,屬八年級世代的25~35歲的買氣最為暢旺,房貸件數年增率超過5成,遠高於其他年齡族群,30~35歲、35~40歲與40~45歲三個族群新增房貸件數皆達1.1萬件,首購是第二季房市最熟悉的面孔。



統計顯示,第二季合計新增近6.5萬件房貸中,有54%集中在30~45歲族群,該族群儼然已成為前陣子購屋及房貸申貸的主力;以房貸成長幅度來看,更集中在年輕族群,其中25~30歲年增54%、30~35歲年增52%,20~25歲及35~40歲年增均逾44%,不過在換屋族群的主力年齡層40歲以上的房貸成長年增率約僅約4成以下,顯示這一波熱潮幾乎來自年輕首購族群所帶動。



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第二季房市交易狀況暢旺,尤其新青安政策對首購族相當友善,房市交易及房貸申貸成長最多的族群集中在25~35歲的首購族群,現在人晚婚晚生,第一次成家購屋時間也向後推遲,35~40歲的族群年增幅度也高達44%,年輕人購多需依賴家裡長輩幫忙資助,加上申請新青安,減低負擔。



若以平均授信額度來看,35歲也成明顯的世代分野,35歲以下的八、九年級生族群,平均授信額度均在千萬以下;不過35歲以上則在千萬以上,隨著年齡增長,授信額度愈提高,各年齡層中最高為65~70歲,達1,284萬元。



曾敬德表示,從各世代房貸申貸的分布及金額來看,新青安千萬房貸上限可以滿足多數人的需求,政策多照顧到這些族群。第三季起,市場逐漸進入房貸之亂,現在銀行房貸資源多留給首購族,將會是政策變動衝擊小的族群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建商稱碳費導致房價漲10% 彭啓明:影響不到0.1%2024/10/17發佈
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,碳費對房價的影響不到0.1%,影響非常小。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,碳費對房價的影響不到0.1%,影響非常小。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2025年起國內將針對年碳排放2.5萬噸約281家公司收取碳費,然而不少業者擔憂轉型過程因為連動產品成本,過程將導致綠色通膨的出現,部分建商這陣子多次強調,綠色通膨的預期心理已讓營造成本報價比去年底上漲約10%。環境部長彭啓明昨天再次喊話,碳費對房價的影響不到0.1%,部分建商與房地產業者的說法並不正確。



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天邀請彭啓明、經濟部官員就「台灣的碳費收費標準決議」進行專題報告,並備質詢。



彭啓明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綠色通膨一事,他說,徵收碳費對整體經濟及物價影響都不明顯,其中對房價的影響僅0.1%,今天要對部分房地產業者公開喊話,房價會上漲10%是不正確的訊息,也指出有房地產業者公開聲援,強調徵收碳費的影響確實不大。



根據環境部的碳費費率模擬評估結果顯示,在一般費率每噸300元到優惠費率A(50元)的費率情境下, 對國內生產毛額(GDP)影響為0.009到0.12%,對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的影響則是0.006到0.08%。若以一般費率推估,對房價的影響僅0.1到0.2%,碳費對房價的影響非常有限。



彭啓明指出,碳費方案出爐後,經濟部、環團與產業界三方都不滿意,環團指過低的費率對企業減碳誘因不足,工總則認為這樣的費率偏高,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,然而一個價格本來就很難讓每個人都滿意,碳費制度穩健上路才是最重要,碳費也是全球必須要走的趨勢,2030年國際上每噸碳定價大約會來到1000到2000元,現在的費率是要讓企業有減碳誘因,如果現在就做,後續繳交碳費的痛苦就不會這麼大,未來台灣也會走到碳交易制度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無畏史上最重打炒房 建商Q3推案創歷史次高2024/10/17發佈
全台第3季總銷金額為6680.29億元,季減13%、年增46%,創單季歷史次高。廖瑞祥攝

全台第3季總銷金額為6680.29億元,季減13%、年增46%,創單季歷史次高。廖瑞祥攝

為了抑制高房價,央行出重手,但根據591新建案統計,全台第3季總銷金額為6680.29億元,季減13%、年增46%,創單季歷史次高;新進場個數達429件,戶數為3.26萬戶,雙雙季減1成多,推案力道稍有收斂;房價部分持續狂飆,全台開價及成交單價為60、56萬,再創歷史新高,包括新北、新竹及台中等地再締造新猷,絲毫沒有踩剎車的意思。


近年全台各季總銷金額變化。591新建案提供

 

數字科技旗下的591新建案分析,第3季延續上半年氣勢,加上去年同期受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法等因素影響基期較低,整體供給仍有一定水準。台北市在蛋黃區不敗題材加持下,建商仍延是火力全開,在文山、南港及北投等區都可見逾百億案量挹注,總銷一舉突破1600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倍多,供給戶數也衝出單季新高。



新北市本季推案表現平平,房價卻像漲不停,開價、成交價年漲幅雙雙為各縣市最高,關鍵在於板橋、新店、三重及永和等精華區塊,新案開價都來到8、9字頭,部分預售案甚至逼近百萬大關,因而帶動價位飆漲。然而,高房價也讓建案去化面臨挑戰,部分個案仰賴品牌及價格優勢,單周還能保有50組以上來人的盛況,反之卻連10組都沒有,銷況相當兩極。



桃市建商暫避風頭 竹科加持新竹價格再創紀錄



桃園市在第3季推案個數達70筆之多,整體周來人也維持在20組左右,較過往仍保有一定水準,只是本季多為中小量體個案,較指標的僅有由寶佳、璟都建設推出總銷百億元「璟都航空城」,且隨著新一波管制政策出爐,近期在青埔、八德及龜山等地均出現大量延推潮,顯示在打炒房風暴下,當地建商多半保守應對,選擇暫避風頭。



新竹地區近年受限蛋黃區素地有限及地價飛漲等,量能熄火已久,近兩季推案量僅300多億元,整體力道仍顯疲軟,但本季在竹北有大量推案,雖然量體多為百戶以下的建案,但因地段加持價格仍一路衝高,開價、成交價5字頭均創歷史紀錄。


2024年第3季七都新進場建案的狀況,建商來不及收手,推案量創史上次高。591新建案提供

2024年第3季七都新進場建案的狀況,建商來不及收手,推案量創史上次高。591新建案提供

台中買方信心鬆動 南二都現冷熱兩樣情



台中市新案連發,價量持續爆衝,除了房價站穩5字頭新高,總銷近1900億創下史上第一;然而市況看似風光,背地裡業者確是有苦難言,尤其近期央行、政府宣示打炒房基調,買方信心鬆動,部分地區來人量較上季明顯腰斬,迫使當地建商及代銷重整行銷策略,期望在市況變天之際站穩腳步。



南二都方面,台南市因今年上半年329、520等檔期新案爆量,墊高整體基期,加上近期打炒房發酵,本季推案可說提早入冬,總銷金額僅266億元,較前一季大減近450億元;反觀高雄市在設廠題材等紅利兌現下,於三民、前金區分別有大型個案登場,帶動價量更上一層樓。



591新建案認為,第3季數據固然看似亮眼,但僅是暴風雨前來的寧靜,尤其央行管制重拳打得房市措手不及,加上日前總統再度宣示打炒房,儼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現階段除了案場來客量急凍,建商也高掛免戰牌延後推案,未來無論價量如何變化,房市恐怕都有一段苦日子要過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打炒房來客量急凍 房市苦日子來臨2024/10/17發佈

台灣房市第3季延續上半年氣勢,加上去年同期因受"平均地權條例"修法等因素影響基期較低,據591新建案統計,全台單季推案總銷金額為6680.29億元,季減13%、年增46%,為季歷史次高,房價也續飆。591新建案表示,本季數據固然看似亮眼,但僅僅只是暴風雨前來的寧靜,尤其919央行管制重拳打得房市措手不及,加上日前總統再度宣示打炒房、公開拿房市祭旗,儼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現階段除了案場來客量急凍,建商也高掛免戰牌延後推案,未來無論價量如何變化,房市恐怕都有一段苦日子要過。



台北市在蛋黃區不敗題材加持下,建商仍延是火力全開,在文山、南港及北投等區都可見逾百億案量挹注,總銷一舉突破1600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倍多,供給戶數亦衝出單季新高。



新北市本季推案表現平平,房價卻像一尾活龍漲不停,開價、成交價年漲幅雙雙為各縣市最高,關鍵就在於板橋、新店、三重及永和等精華區塊,新案開價都已來到8、9字頭,部分預售案甚至已百萬大關,因而帶動價位飆漲。



桃園Q3推案個數達70筆之多,整體周來人也維持在20組左右,較過往仍保有一定水準。隨著新一波管制政策出爐,近期在青埔、八德及龜山等地均出現大量延推潮,顯示在打炒房風暴下,當地建商多半保守應對,選擇暫避風頭。



新竹近年受限蛋黃區素地有限及地價飛漲等,量能熄火已久,近兩季推案量僅300多億元,整體力道仍顯疲軟,但本季在竹北有大量推案,雖然量體多為百戶以下的建案,但因地段加持價格仍一路衝高,開價、成交價5字頭均創歷史紀錄。



台中新案連發,價量持續爆衝,除了房價站穩5字頭新高,總銷近1900億亦是史上第一。然而市況看似風光,背地裡業者確是有苦難言,尤其近期央行、政府宣示打炒房基調,買方信心鬆動,部分地區來人量較上季明顯腰斬,也迫使當地建商及代銷重整行銷策略,期望在市況變天之際站穩腳步。



南部方面,台南由於今年上半年329、Q2等檔期新案爆量,墊高整體基期,加上近期打炒房發酵,本季推案可說提早入冬,總銷金額僅266億元,較上季大減近450億元。反觀高雄在設廠題材等紅利兌現下,於三民、前金區分別有大型個案登場,帶動價量更上一層樓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買房門檻提高!全台百萬年薪房貸族「3年激增5成」專家:薪水追不上房價2024/10/17發佈
隨著房價的攀升,購房的門檻也隨之提高。(示意圖/中信房屋提供)

 

隨著房價的攀升,購房的門檻也隨之提高,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發現,今年上半年,年收入100萬以上房貸族新增房貸件數高達48,788件,相較於2022年上半年的32,489件,短短3年就增加了約1.6萬件,增幅高達50%。而年收入在60-100萬之間的房貸族,申貸件數增幅為22%,年收入不足60萬的小資族群,申貸件數僅增加9%。若進一步觀察六都的表現,近3年以南二都年收入100萬以上房貸族的申貸件數增幅最多,台南增加89%,高雄增加68%,其後分別是桃園(56%)、台中(47%)、新北(37%)、台北(25%)。



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,由於房價持續飆漲,薪水漲幅追不上房價漲幅已是不爭的事實,小資族想要買房確實愈來愈不容易,數據顯示,近3年小資族申貸件數的增幅遠低於高收入房貸族,而且小資房貸族的申貸佔比也在下降,顯見買房主力仍在持續向年收入過百萬的高收入人士傾斜。


六都年收100萬以上房貸族申貸件數。(圖表/中信房屋)

 

莊思敏表示,在六都之中,又以南二都的高收入房貸族增長最明顯。台南和高雄的房價基期相對較低,過去這兩個城市的買方主要以在地居民為主。然而,近年來,隨著台積電、大南方計畫、成南台灣半導體S廊道、產業園區題材等利多因素的發酵,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選擇在南二都設廠,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。在這些科技新貴和企業中高階主管的聚集下,南二都的房市蓬勃發展,高收入房貸族的數量及其佔比迅速上升。與此同時,面對區域房價的快速上漲,普通收入的小資族的居住空間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


展望未來房市發展,莊思敏認為,央行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來勢洶洶,此舉確實有助於引導房地產市場朝向「軟著陸」的方向發展,然而,對於資金實力雄厚、現金買房的高淨值人群和大型投資客來說,這些措施的影響效果可能相對有限,反而換屋族和小型投資客因資金調度受到限制,恐怕將首當其衝。


近3年不同收入房貸族申貸件數。(圖表/中信房屋)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央行盼房市回歸正常化! 專家喊「換屋週期縮短」:市場面臨新循環2024/10/17發佈

央行近日出重手打炒房,雖然提出修正豁免,確保繼承者、換屋族及新青安族不受影響,但仍掀起房市「金龍海嘯」,讓即將申貸的民眾人心惶惶。專家指出,此次打房旨在回歸房市交易正常化,消費者應理性看待,強調房子主要是用來住的,第2~3戶的投資確實需更加審慎。



信義房屋副總經理信泓浚近日直播探討「限貸海嘯下的買賣房屋對策」,認為台灣出口、消費、投資皆呈現溫和成長,整體經濟未來走向相對樂觀,央行祭出第7波打房旨在回歸房市交易正常化,健全房地產市場交易機制,而因應政策變化,市場信心波動在所難免,呼籲消費者理性看待,目前僅是長期趨勢下的過渡階段。



信泓浚指出,這次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第2戶、第3戶房產,自住購屋基本不受影響,像是首購族、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、社會住宅,以及企業營運發展所需的廠辦等,都不在管制範圍內。



因此針對全台擴大實施的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,信泓浚表示,消費者要理性看待第2戶、第3戶房產購置規劃。他強調,房子主要是用來住的,應合理配置資產,第2戶、第3戶多屬投資性質,此時確實需要更加審慎。



對於市場擔憂信用緊縮可能引發台版次貸風暴,信泓浚認為可能性不高,因為自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後,全球各國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已大幅提高不良授信標準,並對槓桿性循環設下更多限制,台灣早期曾發生雙卡風暴,但目前銀行對金融貸款、信用貸款與信用卡循環信用都有更嚴格的保護與限制措施。



豪宅貸款限制4成降至3成,信泓浚認為對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影響不大。他指出,這類消費群體的資金能量大,更重視產品物件的生活機能、價值能否彰顯身份,以及區域環境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,因此降低貸款成數可能只會使價格談判空間變大,交易時間略為拉長,不至於打消購屋意願。



▼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後,房市交易將回到正常化。(示意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


展望房市的未來,信泓浚表示,任何市場都有景氣循環,房地產市場可能正面臨新的循環開始。他說明,購屋族已改變過去「一生一世一屋」的觀念,多少會面臨換屋的問題,觀察現代人換屋週期已從過去10年縮短至5~8年,未來可能會進一步縮短,因此奉勸消費者在多變的時代,重大消費決定前應洽詢專業人士意見,多做功課收集資訊,做出量力而為的決策。



他補充,挑選物件時,可多留意交通是否方便、生活機能完善、週邊居住人口勿過度稠密或稀少,符合多數購屋自住者需求,有助未來換屋轉手,並呼籲消費者勿過度裝修,例如室內隔間敲牆大改,會對下一任屋主墊高入手成本。



目前許多消費者對購屋抱持強烈觀望態度,不斷探究入場時機為何,信泓浚認為,房地產作為民生基本需求,沒有所謂適不適合的時機,只有適不適合的個人條件,建議消費者回歸個人需求,選擇適合的產品,了解市場行情,並務必衡量自身承擔負債的能力,不建議過度消費或承擔高風險。



打炒房措施一波接一波,與其戰戰兢兢等待下一波政策來襲,信泓浚建議,購屋者不如提前規劃數套因應劇本,包括利率調整、政策變化等可能性、短中長期規劃等不同考量進行資產配置組合,有利於因應變化。他強調,購屋是每個人、每個家庭的大事,應保持穩健的財務規劃,避免過度槓桿,以應對市場可能的波動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建案多假日施工超吵!桃園限縮施工時段2024/10/17發佈

桃園市政府表示,建築管理處已於11日公告「桃園市建築物施工中管制要點」修正規定,針對建案工地的施工時間進行調整。根據新規定,建案工地的平日施工時間從原本的早上7時延後至8時才能施工,假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則需要休息2小時。



建管處表示,此次修正是因多次接獲環保局轉知民眾檢舉,反映在平日中午及假日休息時,周邊建案施工噪音擾民的問題。尤其是在新開發區,周邊多個建案同時施工,民眾常飽受工地施作打擾。為了權衡工地施作期程的合理性,以及周邊居民的休息權益,建管處與環保局研商後,特別調整了全市境內工地的施工時間。



根據新規定,除了平日施工時間延後外,晚上6時到隔日8時也禁止施工發出噪音。若有違反施工安全或妨礙安寧,將面臨新台幣1萬8000元至9萬元的罰鍰。



此外,建管處也修正了有關工地灌漿時遇地震的規定。過去若遇地震,僅需由工地監造建築師、專任工程人員及工地主任簽證回報即可。但為了更有效確保結構安全,新規定要求,對於地震前7日內有澆置混凝土的工地,若遇4級以上地震,應委託專業公會進行結構安全鑑定,確定結構安全無虞後才能繼續施工。



建管處表示,市府從去年起持續修訂「桃園市建築物施工中管制要點」,除了重視工地內部管理,也十分關注周邊住戶的生活品質。呼籲桃園市境內建築工地應積極提升工地管理強度,在確保工地安全的同時,也能提升建商自身的品牌企業形象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百萬年薪房貸族3年增5成 南二都增長明顯2024/10/17發佈

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聯徵中心資料發現,今年上半年、年收入新台幣100萬元以上房貸族,新增房貸件數高達4萬8788件,相較於2022年上半年3萬2489件,短短3年增幅高達50%;年收入不足60萬元的小資族群,申貸件數僅增加9%。



若進一步觀察六都的表現,近3年以南二都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房貸族的申貸件數增幅最多,台南增加89%,高雄增加68%,其後分別是桃園增加56%、台中增加47%、新北增加37%、台北增加25%。



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,房價持續飆漲,薪水漲幅追不上房價漲幅已是不爭的事實,小資族想買房確實愈來愈不容易,數據顯示,近3年小資族申貸件數的增幅遠低於高收入房貸族,而小資房貸族的申貸占比也在下降,顯見買房主力仍在持續向年收入過百萬的高收入人士傾斜。



莊思敏指出,六都之中又以南二都的高收入房貸族增長最明顯,台南和高雄的房價基期相對較低,過去這兩個城市的買方,主要以在地居民為主。然而近年來隨著台積電建廠、大南方計畫、南台灣半導體S廊道、產業園區題材等利多因素的發酵,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選擇在南二都設廠,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。



在這些科技新貴和企業中高階主管的聚集下,南二都的房市蓬勃發展,高收入房貸族的數量及其佔比迅速上升。與此同時,面對區域房價的快速上漲,普通收入的小資族,能夠購買的居住空間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


展望未來房市,莊思敏認為,央行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來勢洶洶,此舉確實有助於引導房地產市場朝向「軟著陸」的方向發展,對資金實力雄厚、現金買房的高淨值人群和大型投資客來說,這些措施的影響效果可能相對有限,反而換屋族和小型投資客因資金調度受到限制,恐怕將首當其衝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Q2「這群人」買房衝最快 房仲專家揭2主因2024/10/17發佈

政府為照顧首購族購屋需求,祭出新青安優惠房貸,青年族群確實買單,買氣踴躍。聯徵中心今年Q2資料出爐,25-35歲的房貸族成長最多,年增率逾5成,30-35歲、35-40歲與40-45歲新增房貸樣本數量則皆達近1.2萬戶。房仲專家表示,市場進入房貸之亂後,首購族將是受影響最少的族群。



統計聯徵中心各年齡層的房貸新增樣本數資料,Q2成長最多的是25-30歲房貸族,房貸件數新增7,955件,年增率高達54%,平均房貸919萬元。



至於購屋主力的30-45歲等三個年齡層,買盤動能也十分強勁,其中30-35歲新增樣本1萬1,569件,年增率也有52%,平均房貸984萬元,35-40歲、40-45歲則均新增近1.2萬個房貸樣本,平均房貸金額分別為1,009萬與1,029萬元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,Q2房市交易狀況暢旺,加上新青安政策對首購族相當友善,幫助年輕族群降低購屋負擔,激勵首購買盤進場,因此統計發現交易成長最多的就屬25-35歲的首購族群。



加上晚婚晚生趨勢,推遲首次成家購屋的時間,35-40歲的族群年增幅度也高達4成多,研判不少人購屋或多或少有來自家人長輩資助,因此年輕族群成為Q2市場上最常見到的面孔。



曾敬德認為,觀察上述族群的房貸金額,顯示新青安千萬元房貸上限,基本上已可滿足多數年齡層的購屋需求。而在市場逐漸進入房貸之亂,不少人求貸無門,目前政策優先照顧首購族,銀行房貸資源多保留給首購族,預估首購族將持續是受影響最少的族群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這也越來越難貸? 修繕貸款餘額十年少逾千億元2024/10/17發佈

專家指出,民眾購屋愈踴躍,裝潢修繕的需求理應隨之增加才對,但近年的修繕貸款餘額卻一路走低,修繕貸款餘額與購屋貸款餘額的發展背道而馳,主要有三大原因。(圖片來源/台灣房屋提供)



近年消費者購屋貸款餘額不斷創新高,但房屋修繕貸款餘額卻屢創新低!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,截至今年7月為止,全國只有4.9萬戶的房屋背負修繕貸款,全體國銀的消費者房屋修繕貸款餘額,也跌破400億元大關來到368.4億元,創下統計以來的年度新低,與屢創新高的購屋貸款餘額呈現兩樣情的發展趨勢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民眾購屋愈踴躍,裝潢修繕的需求理應隨之增加才對,但近年的修繕貸款餘額卻一路走低,今年的修繕貸款餘額甚至只有10年前的2成,修繕貸款餘額與購屋貸款餘額的發展背道而馳,主要有三大原因。



修繕貸款餘額與購屋貸款餘額背道而馳3原因



首先是「政策緊縮趨嚴」,早年申辦修繕貸款的審查寬鬆,有不少買家以修繕名義申貸卻「錢進不動產」,但2011年官方要求不論金額大小,都須提供估價單或發票等相關文件,證明資金確實用於修繕,否則不予放貸,此後修繕貸款餘額便一路銳減。



其次是「房貸金額走高」,隨著房價高漲,民眾申辦房貸的金額也屢創新高,由於房貸族的每月還款負擔已高,申請修繕貸款時,銀行也會衡量申貸者的每月收支比而保守放貸。第三為「利率高額度低」,與房貸相比,修繕貸款的利率仍相對高,現今民間銀行利率多半從3%起跳,且修繕貸款的年限較短,最長只有20年,普遍放款金額也不高,許多民眾一有餘裕便加速還款不掉,在放款少、還款快的情況下,貸款餘額迅速下降。



帶裝潢的物件賣項好,是否用料實在要確認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,近年房市吹起小宅風潮,空間精簡促使裝修趨於簡約;加上行庫融資不如以往寬鬆,又面臨工料雙漲的壓力,所以民眾基於資金考量,也傾向裝潢輕量化,甚至更青睞附帶裝潢的物件,滿足「拎包入住」的需求。這種「帶嫁妝」的銷售方式,不僅增加賣相,也讓買家在申辦購屋貸款時,能將裝修費用一併打包,達到簡化貸款程序、降低利息支出的目的,也導致修繕與購屋貸款的此消彼漲。



陳定中也提醒,帶裝潢的物件雖然賣相好,不過部分屋況瑕疵恐被裝潢遮蔽,因此購屋者可以請業內人士協助確認裝潢用料是否實在,以及透過維修孔觀察天地壁的牆面實際狀況,確保所買的裝潢符合期待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



 

第1頁154156
共1559筆/共156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五街118號
電話:03-6673434
03-6673434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新竹工業地廠房出租出售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75,780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新竹廠辦,新竹廠辦出租,新竹廠辦買賣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